我上台大媽媽教室的時候就決定要為母奶了。所以上課時非常認真做了筆記。
小丸開刀前95%親餵+母乳補充劑+少量配方奶;開刀後親餵搭配方奶混餵;一歲一個月結束親餵(小丸自己決定不要再親餵),改喝配方奶和鮮奶。
小球妹妹:全親餵寶寶到一歲半,也是自然離乳
如果再生第三個(敲木頭),我還是會拼全親餵。
但我支持的是「有條件的」母嬰同室與「漸進式」的全親餵。
我生小丸那一年,台大還執行非常嚴格的母嬰同室。所謂的嚴格,並不是直接對著媽媽說:「寶寶只能跟你在一起,不可以推來嬰兒室喔。」而是用各種「委婉的拒絕」與「讓媽媽聽到的對話」讓媽媽只能把寶寶留在身邊,開不了口說「我現在很累,可以讓寶寶去嬰兒室,讓我睡一下嗎?」也問不出來:「寶寶喝奶喝這麼久,真的是新生兒都會有的狀況嗎?」或「寶寶吐奶真的是因為生產時吸到胎便嗎?那位什麼洗胃之後還是吐奶呢?」
我聽過的「委婉」說法就有:
「你認真餵,寶寶常吸你就會有奶。」
(兩個護理師聊天)「隔壁那個媽媽一直說很累,生了小孩要有責任感,怎麼一直想到自己要睡啊?」
「媽媽你讓寶寶睡太久了喔,要趕快抱起來餵喔。」
「媽媽,寶寶又哭了,你要不要再餵一下?」
(我表達擔憂小丸喝不夠會餓肚子)「喝配方奶當然很容易啊,但是喝了甜甜的配方奶就不會想喝母奶了喔,而且奶瓶比較好吸,喝飽就不吸你的,這樣你奶量不就更追不上來嗎?你要不要再努力試看看?」
(我說小丸咬破我的乳頭很痛)「來,羊脂膏擦一下很快就好了,寶寶吃到羊脂膏沒關係,還是要繼續餵喔。」
不管怎麼美化這些語言,不管怎麼辯解,在剛生產完的我聽來,這些說法只傳達了一件事情:「你現在是媽媽了,怎麼除了寶寶還在想你自己?不要偷懶、有點責任感、你又沒經驗、反正我沒有要聽你那麼多廢話,給我餵!」
我很想追求全親餵,我知道初乳很重要,我知道建立母嬰親密關係很重要,我也願意努力,但可不可以先幫我釐清小孩喝奶喝不順的原因、先讓我睡一覺?
我後來認識一位在美國生產的媽媽,他的兒子是VSD type I,是高位的心室中隔缺損,沒有機會自行癒合,一定要開刀,而且不能拖太久,以免主動脈瓣膜受損。她生產第二天,美國醫院的護理師看她兒子喝奶的樣子有點奇怪,立刻就懷疑她兒子心臟有問題,馬上就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於是出生第二天就立刻發現了。
要推行母嬰同室與親餵的政策,有沒有專業知識或專業人士搭配可以協助媽媽排除哺乳不順的難題呢?還是只要哺乳不順就直接都推給是媽媽不夠有責任感、想偷懶、不努力嘗試親餵的錯呢?
我知道先天性心臟病只有千分之六到千分之八的發生率,護理師與新生兒科醫師發現寶寶親餵不順利時(例如像小丸一樣喝奶喝很久但喝不飽、一直睡、又吐奶等等),確實不會那麼快想到寶寶可能是心臟有問題,而會優先想到是腸胃方面的問題。但當腸胃問題排除之後,狀況沒有解決,是不是應該再想一下其他可能呢?
不管怎麼樣,可以不要先責怪媽媽不夠努力哺乳嗎?就算媽媽想為配方奶,那也是媽媽的選擇,可以一樣給她支持嗎?
我們是人,不是證明醫院支持政府政策用的數據,母乳不是按一下鍵盤就會擠出來的東西。
我很希望,台大的產後病房,在發生過小丸這個案例之後,能在發現媽媽哺乳不順利時,會診心臟科醫師來聽一下寶寶的心臟,至少先排除孩子心臟的問題,再來指導媽媽哺乳。
嬰兒室裡,寶寶的哭聲此起彼落,其中一個特別聲嘶力竭。探詢一下原因,原來是從出生到現在,他只喝了5cc的母奶,沒有喝任何的配方奶。我們都理解媽媽的用心,希望能藉由純母乳哺育,多多刺激母奶的分泌,最後建立一個滿足寶寶需求的良性循環。媽媽會擔心,彷彿只要一喝配方奶,就宣告「破功」了。
理論上,少少的母乳即可滿足寶寶前幾天的需求。但有時難免會想,一樣是剛出生的寶寶,卻有人喝得多,有人喝得少。難道這些寶寶在奶量的需求上,先天就存在差異嗎?
1.如果存在差異,那麼這個差異應該是來自於寶寶本身的需求不同?
2.還是由媽媽的母乳供應量多寡來決定呢?
每位媽媽在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力氣都不太一樣。有些媽媽是自然產,生完不到半個小時就可以坐在床上吃東西,談笑自如。而有些媽媽原本嘗試自然產,後來改成剖腹產(俗稱吃全餐),或是本身有貧血等其他問題,則在生完後要花較長一段時間才能恢復體力,沒有餘力再去好好想母奶這件事情。
有時撐不住,不得不加點配方奶,會讓有些媽媽感到內疚。我會安慰她們說:「沒關係,母奶餵得久比一開始餵得純更重要。如果可以餵到一兩歲以上,就不差前面這幾天了。」
這並非只是一句安慰的話,兒科學期刊在2013年刊登了一篇論文,顛覆了一定要純母奶才能餵得久的想法。這個研究篩選了40個,出生24到48小時的健康足月兒,都是純母乳,而且在出生36小時內體重就掉了5%以上。這40個寶寶被隨機分配到兩組,對照組繼續堅持純母乳,實驗組則是在親餵之後,再用針筒餵10cc的完全水解蛋白配方奶,一直到母乳量變多為止。
結果發現,在一周大的時候,實驗組只剩下10%的寶寶還需要繼續使用配方奶,對照組反過來變成有47%的寶寶要使用配方奶。到了三個月大時,實驗組有79%是純母乳,對照組只剩42%是純母乳。這結果出乎意料,因為和許多政策告訴我們的觀念是相反的。
簡單地說,這些在出生36小時內,體重就掉5%以上的寶寶,如果在每次親餵後,給少量配方奶,反而有助於未來的純母乳之路!不過,也不是怎麼餵配方奶都不會影響母乳哺育喔!
這個研究在設計上有三個重點,
第一是使用針筒餵食以避免乳頭混淆;
第二是只喝少量配方奶,讓寶寶不會因為吃太飽而失去親餵的動力;
第三是在母乳變多之後就立刻停配方奶,回到純母乳哺育。
另一個和母乳相關的話題就是黃疸了。母乳性黃疸可以分成早發型和晚發型,早發型的和母乳的量不夠有關,所以不必停母乳,反而要更頻繁地餵。晚發型的才是和母乳本身的成分有關,在極少數情況下必須暫停母乳以幫助判斷原因。
有些寶寶因為母奶的量不夠,出現早發型的母乳性黃疸,接受照光治療而比媽媽晚出院,必須分隔兩地。那麼,如果在缺乏母乳的時候,提早讓他喝一點配方奶,不用照光而順利和媽媽一起出院,方便親餵,這樣是不是反而更有利於往後的純母乳哺育呢?這問題相當複雜,目前還沒有標準答案,先給大家另一個思考的方向。
總之,在我的觀念裡,母奶餵得久比較重要,不必太堅持一開始只能喝母乳。純母乳是最好的目標,但不一定是最好的手段。必要時加點配方奶,很可能「退步原來是向前」,反而可以讓母乳餵得更久、更好!
2016年我要生小球妹妹的時候,我真的因為不想再母嬰同室擠奶餵奶餵到乳頭破皮痛到哭、餵到連白天晚上都搞不清楚而想去禾馨生產(我好幾次為了確定寶寶ok到禾馨去自費超音波檢查,林思宏醫師真的很為安慰安撫媽媽的玻璃心,看到他就會笑起來)----對,光是為了可以「睡飽再餵奶」我不想再在台大生。那為什麼我後來依依不捨放棄禾馨還是到台大生呢?因為施P願意幫我接生小球啊,因為施P的關係,我願意再忍受三天的母嬰同室與親餵地獄。
至於萬一小球也跟姊姊一樣心臟有問題呢,禾馨可以處理嗎?我不確定禾馨能發現或處理的程度,但養過小丸之後,「相信媽媽的直覺」、「媽媽覺得怪就是怪」成了我的座右銘;有了這樣的信心,再加上照顧小丸的經驗,就算小球也有VSD,就算會心疼,我已經不害怕了。要是比較嚴重的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呢?那我們就包袱款款搭救護車去台大找黃醫師吧。
但,2016年台大的產後病房變了。
我生完小球第一天照例餵得很不順,我正打算拿出自備的奶粉和奶瓶,護理師就先拿了30ml的小瓶配方奶和一根細長的管子來,教我把管子貼在胸口,一端放在奶瓶裡,一端放在小球嘴角;護理師說:「先喝媽媽的,再喝配方奶。喝配方奶真的會喝很快喔,咻咻咻30ml一下子就會喝完嘍。」小球在奮力吸了媽媽的奶之後,補充一點配方奶,一樣有吸到母奶的營養,又避免了像小丸當年一樣因為喝奶不夠而脫水發燒的慘狀。
就是這樣啊,我所要求的也就是這樣的協助而已。小球沒有因為那三天用長吸管補充配方奶而不喝母乳呀,我奶量追上來之後跟小球達成供需平衡,小球很順利地變成全親餵的寶寶,喝到一歲半,算是相當令政府滿意的數據了吧(翻個自豪的白眼)。
所以配方奶真的沒又那麼可怕,配方奶可以是幫助寶寶和媽媽建立長期親餵的助力啊。
-----------------------------------------
施景中醫師就曾經因為母嬰同室與親餵政策替媽媽們發聲過。我發了很長的私訊分享小丸的經驗給他,讓他知道確實有媽媽和寶寶因為這樣強制要求的政策而受苦。我確實是從母乳協會得到「母乳對寶寶最好的」知識,但第一線接觸的衛教人員是護理師,她們要顧那麼多產婦和寶寶,又要「處理」到大家都能母嬰同室還親餵,又有業績壓力,執行手法上可以想像確實非常困難。
但我還是要說,媽媽和寶寶都是人,不是機器啊。